时间:2015年7月22日下午9点
地点:上海外滩威斯汀酒店
发言人:印度驻上海总领馆代办S.K.Ray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
很荣幸今天能够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参加“印度营商投资论坛2015”。首先,我想借此机会预祝“印度中国企业商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这个商业论坛。同时,我想对黎先生表达我的诚挚的感谢:商会秘书长今天给了我一个机会和在座的各位谈谈在印度的商业和投资环境。
正如你们所知,印度和中国在文明和人文方面有着几个世纪的联系。今天,我们的关系和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更广泛。特别是,可以看到我们的双边经济合作在过去的十年中惊人的增长。双边贸易在2000年贸易额约为30亿美元,在2014年贸易额已经达到了700亿美元。两国的相互投资也在稳步地增长。
我想在这里强调中国企业应该关注的几点,因为他们正在寻找在印度进行投资的机会。
(a)首先,我们两国的政治领导人非常支持加强我们的经济伙伴关系。去年新政府在印度上台后,两国间已有高层互访的深入交流。特别是去年九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访问印度,在那里我们的领导人决定,为了两国的互惠互利,要充分利用经济中的互补性。双方重申,两国更加密切的经济伙伴关系将有利于我们的人民。今年五月,印度总理成功访问中国,也带来了很多经济效益。
(b)近期,两国已采取一些实际的措施来进一步加强我们的经济伙伴关系。例如,中国正在印度建设两个工业园:一个是在古吉拉特邦的电力工业园,一个是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汽车工业园。两国还同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两国经济中提高相互的投资。
(c)印度正在恢复经济增长。印度政府承诺把印度带回到高速发展的轨道上来。在这方面,我们首先通过欢迎更多的投资的方式来帮助国家经济的恢复增长。印度具有到2025年成为一个有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的潜力,并且在印度的加大投资有很大的范围。概括地说,我想强调印度现在的环境是非常欢迎外国直接投资。
(d)印度的重点是提高全国总产量中制造业的份额。目前,制造业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是16%,我们的目标是到2022年把制造业的比重提高到25%,为此,我们采取了新的国家制造业政策并已通知12个全国工业制造区。去年九月,印度总理推出了全新的“印度制造” 运动,其中具体的措施已经开始把印度转变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并鼓励外国投资者利用印度“三个D——民主,人口,需求”的优势在印度进行制造。
(e) 根据新“印度制造”的政策,政府正在鼓励国内制造业和国外参与者建立新的合资企业。政府已经移除瓶颈、简化流程,加快审批速度。例如,印度政府已经启动一个叫“E-BIZ”的基于Web的门户网站,这有利于投资者从一个平台获得跨部门的几个审批。该系统将逐步扩大到覆盖省级和中央政府所需要的所有审批。
(f)我们认为中国对印度更大的投资可以帮助减少贸易不平衡的增加,并将使我们的经济合作更加可持续。中国和印度的领导人都意识到,贸易不平衡是不可持续的。从中国企业的角度来看也一样,如果他们只专注于印度市场做销售,他们将错过一个更大的机会。我想强调的是,除贸易外,中国公司还应同时研究投资的可能性。
到目前,前面所提到的投资机会是相当大的。黎先生稍后会在这方面做出详细的介绍。一些突出的开放投资的部门有:基础设施(电力、铁路、公路)、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重工、电子、制药、食品加工等。
现在,我想指出一些印度提供的主要优势:
(1)首先,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的规模。印度不仅拥有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还拥有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并且它的规模将在未来40年快速增长。
(2)第二点是印度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我们今天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比中国的一半还少。
(3)第三是通过挖掘印度市场,人们也可以获取通往南亚和海湾市场的通道。
让我借这个机会提一些有关解决在印度的投资挑战和机遇的观点:
(1)中国企业已经在印度的一些领域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电力行业。中国企业如上海电气集团正在为我们的一些运营商提供发电设备。如今,问题是要保证销售配有完善的维修和保养设施的支持。
(2)获得及时审批以及在印度的注册和签证相关问题也同样受关注。这几年流程上已经有显著的程序上的自由化。如果您有问题,请写下相关的内容告知我们。
(3) 最重要的是,人们需要了解印度市场和印度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与中国不同,但这也是海外运营的挑战。
(4) 当然会有挑战。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印度的经济和政治结构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但我们认为,这些都不是不可克服的挑战。已经有一些中国公司在印度成功投资的案例。现在需要的是中国企业要充分了解印度市场和当地的条件。
一些主要的中国公司,如上海海立、特变电工和一些涉及建筑行业的公司都已经在印度投资。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企业这样做。
我希望你今天的巡讲对你们有帮助。如果需要任何进一步的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力帮助。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