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道 竺道
  • 首页
  • 资讯
    • 印度互联网
    • 大公司
    • 龙象共舞
    • 财经
    • 时事
    • 文化
    • 活动
  • 创投周报
  • 竺道研究院
  • 出海服务
    • 印度公司注册
    • 印度支付通道
  • 首页
  • 资讯
    • 印度互联网
    • 大公司
    • 龙象共舞
    • 财经
    • 时事
    • 文化
    • 活动
  • 创投周报
  • 竺道研究院
  • 出海服务
    • 印度公司注册
    • 印度支付通道
首页 印度互联网 融资2.5亿估值下降到30亿美元,站在十字路口的Ola何去何从?

融资2.5亿估值下降到30亿美元,站在十字路口的Ola何去何从?

竺道 6年前
据印媒13日报道,软银向印度最大网约车平台Ola追加2.5亿美元投资,后者估值由顶峰时期的48亿美元降为30亿美元。融资2.5亿估值下降到30亿美元,站在十字路口的Ola何去何从?-竺道

目前还不清楚Ola期望的估值是多少。但今年2月,竺道曾报道过Ola新一轮融资的总金额计划为3.3亿美元左右。据此推测,软银注资的2.5亿美元有可能只是Ola新一轮融资的一部分,以3.3亿美元计算其最新估值应为35美元左右(具体融资信息有待确定)。

可以确定的是,本轮融资进一步强化了软银作为Ola最大投资人的地位。据印度科技媒体VCCircle估算,软银在Ola的股份占比为22.5%,紧随其后的是老虎资本的20.5%。

Ola的上一轮融资已经是一年半以前的事情了,2015年11月,Ola从包括中国同行滴滴在内的投资方处获得了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48亿美元顶峰。但从那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Ola曾多次尝试融资但均未成功。

DealStreetAsia发文指出,截止2015年3月的2015财年,Ola的亏损面比上一年扩大了20倍,达到75.4亿卢比。同时,盈利从上一年的5.1亿卢比上升到41亿卢比。

这主要是由于Ola和国际网约车平台Uber的竞争过于激烈。自从去年8月将中国区业务出售给滴滴后,Uber宣布将全力抢占印度市场并加大投入。为了与之对抗,Ola被迫每天花费巨量资金用以获取顾客和抢占市场份额。烧钱严重的网约车市场让投资人望而生畏,这个行业变成了只有资本巨头才有实力参与的局面。

案例分析:Ola的商业模式出了什么问题?

近日,一个名为The Frustrated Indian VC的网友在Youtube上做了一个关于Ola商业模式的案例分析,以很有MBA范儿的方式解读了Ola以及印度车市场的前景。竺道在此翻译和解读如下:

融资2.5亿估值下降到30亿美元,站在十字路口的Ola何去何从?-竺道

如果说正常的印度网约车市场需求(以D1代表)是100的话,在此区间的服务定价是合理的和需求是正常的,该区间的企业有利可图。但是向Ola这样的网约车平台开始疯狂烧钱补贴扩张,希望用钱换来司机的忠诚度和市场份额。由此产生了被补贴催热的网约车市场D2,此区间的价格只是过去的一半,低价策略刺激了消费者消费,使得D2区间的市场需求比正常的需求区间更大。

融资2.5亿估值下降到30亿美元,站在十字路口的Ola何去何从?-竺道

同理,代表市场S1的市场供给(出租车和司机数量)属于正常范围,但Ola以补贴的方式吸引司机加入。由此产生了比正常出租车和司机数量多很多的催热供给区间S2。

融资2.5亿估值下降到30亿美元,站在十字路口的Ola何去何从?-竺道

根据上图显示,Ola的同时对消费者和司机两端进行补贴,进而促生出了严重超出了正常范围的需求和供给。

融资2.5亿估值下降到30亿美元,站在十字路口的Ola何去何从?-竺道

令情况变得更糟的是,Ola开始自己购买汽车然后出租给司机,希望以此方式控制更多司机资源。也由此产生了额外的供给S3,此时的Ola彻底陷入了烧钱的无敌深渊。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Ola烧的钱也就越多。其结果必然是数以亿计的烧钱大战。

融资2.5亿估值下降到30亿美元,站在十字路口的Ola何去何从?-竺道

但这种模式在印度的最大弊端是烧钱并不能带来忠诚。司机和消费者想要的只是补贴,一旦补贴停止或者减少人们就会用脚投票。

融资2.5亿估值下降到30亿美元,站在十字路口的Ola何去何从?-竺道

融资2.5亿估值下降到30亿美元,站在十字路口的Ola何去何从?-竺道

中国的网约车市场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投资人是能够容忍无限度烧钱的。当他们开始停止追加投资要求利润时,就是公司无钱可烧的时候。在此背景下,企业只有三条道路可走:1.把公司卖掉套现;2.上市IPO;3.转换商业模式,开始追求利润。

融资2.5亿估值下降到30亿美元,站在十字路口的Ola何去何从?-竺道

但这三条道路都不好走。如果卖掉公司,Ola已经是印度最大的网约车公司,平台上有75万司机,业务遍布100个印度城市,估值顶峰时期48亿美元。Ola已经大到没有人买得起,即使是Uber。如果IPO,印度政府是不会允许一家亏损的企业上市的。如果到美国上市,美国市场对Ola并不了解,而且已经有Uber和Lyft这样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同行,美国市场不会买账。

一旦Ola停止烧钱,开始追求利润。在一个被烧钱催热的市场里,提高服务价格是无法保持竞争优势的。国际巨头Uber完全可以利用全球资源,在短时间内继续烧钱补贴赢得市场。

融资2.5亿估值下降到30亿美元,站在十字路口的Ola何去何从?-竺道

如此解读Ola并不是说,Uber最终会战胜Ola赢取市场。而是说Uber会比Ola坚持更久。所以未来的印度网约车市场将如何发展呢?

https://zdreview.com/wp-content/uploads/2017/04/WeChatSight157.mp4

 

再一次,中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投资人停止烧钱追求利润的督促下以及政府的规范下,Ola和Uber极有可能出现合并。那么问题来了,后Ola+Uber时代是个什么样子呢?案例分析并未说明,竺道(公众号:zhudao_review)在这里尝试预测一下。

竺道观点:后Ola+Uber时代的企业将变成垄断式的出租车公司。这里首先要说明一点,就是印度网约车市场和中国或美国并不一样。印度的网约车司机不是兼职,他们是全职的,做全职司机是他们养家糊口的职业。不论谁赢得市场,最后面对的都是依靠平台吃饭的工人,这和传统的出租车公司是没有太大区别。如今的印度汽车市场已经和网约车市场深度挂钩,目前印度出租用车的销量已经超过民用车的销量,也就是说印度卖出的汽车多数被用来出租。在盛产财阀的印度,未来将会出现一个出租车财阀,名字竺道都给它起好了就叫Ober。

观察中国的后滴滴+Uber时代发现,已经处于垄断地位的滴滴停止了补贴开始追逐盈利。消费者发现用滴滴打车比原来贵了,进而被迫减少打车频次转向公共交通或者共享单车。司机师傅们发现没有补贴后收入直线下降同时也面临政策监管风险,有些人选择转行退出,继续坚持的司机收入微薄变得怨声载道。在盈利还是用户体验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滴滴仍在不断尝试和调整。珠玉在前,如果印度也照此走向垄断化的局面,人们就会见到一大印度特色,即层出不穷的大罢工。不同于中国,印度网约车或将走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格局。

作者 | 张耀峰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与Youtube、VCCircle等。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原创内容,未经竺道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竺道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版权联系:inbox@zhudao.in

#ola#互联网交通
0
猜你喜欢
  • 金融科技初创公司Upswing融资400万美元
  • “俄罗斯唯一的印度银行”何去何从?
  • BharatPe的Ashneer Grover辞职
  • PlanetSpark在2021财年规模增长了8倍以上
  • 印度初创企业融资35.6亿美元|印度创投月报(2月)
评论 (0)
再想想
    暂无评论
中企应对专题
2020 疫情期间驻印中企自救指南8
2021 重返印度0
推荐阅读
创投事件
印度初创企业融资35.6亿美元|印度创投月报(2月)
1年前
B2B制造服务平台Zetwerk筹集资金2.1亿美元|印度创投周报(12月27日-1月1日)
1年前
印度家庭服务创企Urban Company获Prosus领投1.9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印度创投周报(4月26日-5月1日)
1年前
印度教育科技“独角兽”Byju’s完成4.5亿美元F轮融资 |印度创投周报(3月29日-4月3日)
1年前
Gupshup融资2.4亿美元|印度创投周报(7月26日-7月31日)
1年前
推广
标签云
Amazon Flipkart O2O ola paytm Snapdeal 中印 互联网交通 互联网投资 互联网金融 创业 初创 医药 印度 印度互联网 印度创投 印度制造 印度市场 印度手机 印度政府 印度科技 印度经济 印度金融 在线医疗 在线支付 在线教育 在线旅游 在线视频 在线餐饮 投资 投资印度 收购 政府政策 文化 汽车 物流 电商 电子商务 社交媒体 社会 移动支付 竺道 苹果 融资 阿里巴巴
Copyright © 2015-2023 竺道. 北京竺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37141号-1